131-4228-8660
邮箱:464703544@qq.com
网址:www.cshssz.com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与友谊路交汇处海鲨水族工厂
艳红
成鱼35~45厘米、体色呈浅红色,鳞片余黄色,侧线完整,眼较大,眼后部有红色斑块前鳃后下角有冲长刺。背鳍两个.第一个旱红色,第二个和其他背鳍呈鲜黄色.夜行性食肉鱼:容易饲养,但忌与小型鱼为伴,以兔夜间将小鱼吞食。分布十太平洋中西部至印度洋海域及大堡礁海域。
海马
体长10-18cm,全身棕黄色.体侧扁,因头部弯曲与身体近.直角,似.马头而得名身体完全包于骨环巾,头部、颈部、躯十部、尾部分段明显,完全不同于一般鱼类体型,.吻长,呈圆筒状。颈部和躯干部有环状骨板包裹.尾部细长.呈四棱形,卷曲缠绕在海藻或其他物休上,无尾鳍。雄鱼腹侧具育儿囊.受精卵在孵化为仔海马后离开J
分布于太平洋西部、中国台湾和南海的珊瑚礁海域,往往栖息在大型圆柱鱼缸海藻繁茂的地方。海马行动缓慢,有时作直立游泳,肉食性,用嘴吸食饵料,一般以小型浮游甲壳类为食.人工条件下可喂动物性饵料。海马属中常作为观赏鱼进行养殖的是黄金海马,它全身棕黄色,体表有不规则的浅黑色圆点。它生性温和,游动缓慢,不可与游动迅速的鱼类混养,但可与无脊椎动物混养。
条纹虾鱼、虾鱼
体长10-15厘米。身体扁薄而背部有骨板,吻尖似管状向前突出。体侧从吻端起有一黑色纵带贯穿全身,背鳍棘特化而向后延伸,身体似一个薄的刀片,灰白色。常保持头朝下的姿势,倒悬在水中。
分布于印度洋、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,通常在浅水海域群游,有时藏在海胆的刺中,借以保护自己。昼伏夜出。肉食性,以动物性浮游生物及小鱼为食.饵料有卤虫、鱼虫、水蚯蚓、人工配合饵料等.
六线黑妒,俗名包公
本种鱼较稀少。幼鱼与成鱼有差异,幼鱼身体上有3条自色纵带,在第一背鳍前方有一红点,随着鱼体的成长红点慢慢消失。成鱼有7条黄色纵带,体为黑褐色。体长可达6一9厘米。为暖水性小型鱼类,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浅海水域,我国仅见于南海。遇惊吓会分泌毒液毒死对方以自卫。肉食性。